点击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PEG包裹纳米金粒子作为新型CT造影剂的初步探索
    张雅颖,侯雨希,刘日,尹伟,彭雯佳,弓静
    2022(1):1.
    [摘要](13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探究聚乙二醇包裹纳米金粒子(PEGlatedAuNPs)作为新型 CT 造影剂的可行性。方法 将 7 个不同浓度 的 PEGlatedAuNPs 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碘普罗胺(Iopromide)进行体外 CT 扫描,比较衰减系数和成像能力;通过皮下注入 和静脉注射方式进行动物体内 CT 的扫描,评估体内各脏器的强化特点。结果 相同浓度的 PEGlatedAuNPs 较 Iopromide 衰 减系数高,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两者 CT 值差异越来越大;在皮下形态稳定,能长时间停留而不易被吸收;在 SD 大鼠体内相容 性较好;在体内循环时间长,主要经肝脏代谢。结论 PEGlatedAuNPs 是一种理想的 CT 分子显像造影剂。
    2  64 排 CT 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分析
    任雪涛,郭敏娟,刘中中
    2022(1):35.
    [摘要](11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分析 64 排 CT 应用于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 35 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 CT 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64 排 CT 诊断符合率为 94.28%,内侧真腔 32 例, 外侧真腔 3 例。结论 64 排 CT 诊断主动脉夹层,具有无创无痛、可重复检查、准确性高等优势,能够清晰显示病变情况,具有 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主动脉夹层的常规诊断方法。
    3  磁共振波谱联合 MRI 常规多参数扫描方案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燕瑞兵,李世佳,郭治平
    2022(1):32.
    [摘要](11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MRS)联合磁共振成像常规多参数扫描(MP-MRI)方案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将 104 例疑诊 PCa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 MRS 联合 MP-MRI 检查,比较二者诊断价值和 Cho/Cit 和(Cho+Cre)/Cit 水平。 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52 例为前列腺增生,52 例为 PCa。MRS 联合 MP-MRI 检查特异度(84.62%)、敏感度(92.31%)较 MP- MRI 检查高(63.46%)、(76.92%),(P<0.05);PCa 组胆碱(Cho)/ 枸橼酸盐(Cit)以及[Cho+ 肌酸(Cre)]/Cit 水平 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结论 Cho 以及 Cit 在 PCa 患者中高表达,MRS 联合 MP-MRI 方案检查 PCa 可提高诊断价值。
    4  足底压力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设计
    兰悦,殷悦,陈谦宇,李修寒,吴小玲
    2022(1):7.
    [摘要](10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足底压力数据可为下肢关节性疾病的康复过程进行评估,基于此设计了足底压力信号采集分析与评定系统。 方法 系统分为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接收、处理模块,分析结果采用可移动端和电脑端两种模式显示,可移动端以 OLED 屏 显示足底压力中心(COP)轨迹结果值,电脑端利用 LabVIEW 和 Matlab 软件联合编程,并以图形化的界面进行足底压力实 时动态显示。结果 通过对试验者进行模拟测试,该系统可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结论 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后期通过增加对压力数据的分析算法,来获取其它有意义的数据指标。
    5  基于多模态影像的难治性颞叶癫痫分型研究
    崔娅 黄慧 张淼 袁思宇 蔡冰洋 李纪伟 刘伟 罗洁
    2022(4):188-198.
    [摘要](93) [HTML](0) [PDF 1.87 M](103)
    摘要:
    约1/4的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发作无法通过常规前颞叶切除术得到有效控制,这可能是因为疾病存在多种复杂的亚型,且部分亚型涉及颞叶外的脑区病变。基于多模态脑影像特征,使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模型可以估计潜在疾病因子及各因子在患者大脑内表达程度,有助于个体精准分型。本研究通过PET/MR同步一体扫描仪采集了86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T1加权影像和FDG PET影像,并采集39位健康志愿者的T1加权影像和36位健康志愿者的FDG PET 影像作为对照。研究提取与癫痫病理相关的灰质体积和葡萄糖摄取值,使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进行分型,将疾病因子的数量分别设为3、4、5进行多次实验,并对四因子模型中的各疾病因子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选取不同数量的疾病因子进行分型时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四因子模型中存在与病灶偏侧性、发作年限和认知能力显著相关(P<0.05)的疾病因子。本研究对颞叶癫痫分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6  数据手套控制的微创手术机械臂抓钳系统设计
    李晓虎,张敏燕,茅士央
    2022(1):12.
    [摘要](8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设计了一种实时控制腹腔镜手术机械臂的数据手套。利用惯性测量单元和摇杆电位器采集手部姿态信息,基于 逆运动学法建立人手到手术机械臂关节的映射关系,控制手术机械臂抓钳的动作,实现常规手术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 操作简单、实时性好,响应时间 530 ms,对数据手套控制手术机械臂的研发具有参考价值。
    7  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韩佳琦,刘哲鹏
    2022(1):24.
    [摘要](7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经皮给药系统作为一种非侵入式药物递送系统,与传统的注射、口服等给药方式相比具有许多优势,非常适用于 需要频繁治疗或长期治疗的疾病。根据近年来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对经皮给药机制、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促进药物 经皮吸收的方法进行归纳和评述,并对经皮给药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8  关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谢蒙蒙 周越 叶坚
    2022(4):246-250.
    [摘要](77) [HTML](0) [PDF 314.22 K](81)
    摘要:
    生物医学工程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在国家战略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培养模式难以实现培养目标,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从课程体系调整、医学类课程和实践育人环节的增加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思考,以期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医工融合能力、产学研践行能力,造福人民健康。
    9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冠肺炎辅助诊断研究
    孙怡瑶,李杰,白茜茜
    2022(1):21.
    [摘要](7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新冠肺炎的精准化诊断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冠肺炎的辅助诊断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文首先对人工智能进行系统介绍,并重点阐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其次,对基于机器人和机器视觉的新 冠肺炎辅助诊断方法进行系统化和层次化报道,并选取经典的人工智能技术对辅助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此外,介绍基于专家 系统的辅助诊断方法。最后,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医学辅助诊断中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0  单丝聚酯疝补片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周海燕
    2022(1):46.
    [摘要](5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研究单丝聚酯疝补片用于腹股沟疝修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 30 例患者, 分为试验组采用聚酯补片,对照组使用聚丙烯补片。比较两组疗效、产品安全性和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 (P > 0.05)。术后随访 1~6 个月,两组间均无复发。术后异物感评分和第三个月随访异物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感染率,生殖系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单丝聚酯疝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 中的疗效非劣于聚丙烯补片,在腹股沟疝修复中使用单丝轻量化大网孔聚酯疝补片行开放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11  转录组测序分析NSD2在骨髓B细胞发育中的作用机制
    张伟 王金名 马春晓 冯文心 徐悦 刘长伟 高维强
    2022(4):230-237.
    [摘要](52) [HTML](0) [PDF 2.04 M](91)
    摘要:
    免疫缺陷主要由免疫细胞发育,分化和功能异常导致。已有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对于免疫细胞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NSD2对于B细胞的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且利用转录组测序找到了调节B细胞发育的重要通路。此研究为免疫缺陷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12  基于人机工学的新型褥疮防治医用护理支架设计
    杨蓝瑜,花日瀚,陈珈裕,杨婉雯,袁晓乐,王远军
    2022(1):16.
    [摘要](4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基于褥疮防治要素、正常人体结构与机械结构原理,设计了一种可用于褥疮防治的新型医用护理支架。对被动卧 床者卧床体位与常用病床结构进行分析,运用 Jack 仿真进行人体不同姿势下的关节受力分析,并参考其他人机因素进行方案设计。 在确立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后,运用 Creo 软件建模,使用 Jack 仿真,验证其人机匹配度,并对其组成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力学分 析,从而实现对市面上现有褥疮防治设备的优化与创新,以减轻护理人员负担。
    13  用于DBS手术机器人系统的MRI射频线圈优化设计
    陈素恩 陈浩 张志勇
    2022(4):199-206.
    [摘要](45) [HTML](0) [PDF 1.83 M](114)
    摘要:
    基于一个传统脑深度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手术机器人配合实时磁共振成像导航的系统,设计了一款有高开放性的八通道相控阵列头部线圈。对磁共振接收线圈链路功能进行分析,配合线圈开放性需求,运用Proteus软件设计功能电路并集成于3.76 cm×3.54 cm空间内,并将电路应用于平面线圈阵列并对人体腹部成像验证可行性。确立硬件电路部分可行性后,针对手术机器人系统进针空间需求,对当前头部射频接收线圈结构进行高开放性的优化并运用HFSS仿真软件设计建模。仿真结果显示反射系数均达-40 dB,相邻线圈基本都优于-10 dB。为DBS手术机器人实时MRI影像导航提供高信噪比与开放性的射频接收线圈奠定技术基础。
    14  一种基于胶囊网络外膜蛋白拓扑结构预测方法
    宋世龙 赵雨桐 王茜 王晗
    2022(4):207-218.
    [摘要](41) [HTML](0) [PDF 1.32 M](80)
    摘要:
    目的 采用计算手段探索在当前外膜蛋白小样本的条件下提升外膜蛋白拓扑结构预测精度的深度学习方法。方法 首先选取和构建适用于预测外膜蛋白拓扑结构的数据集;第二,经特征筛选和对比实验确定模型的最优输入;第三,构建和优化基于胶囊网络的拓扑结构预测模型TopOMP-capsnet;最后通过对比同类方法评估和验证模型性能。结果和结论 拓扑结构预测模型TopOMP-capsnet与同类方法对比性能有所提升,证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在有限样本条件下识别相应序列模式,有助于外膜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大规模分类及筛选。创新之处 拓扑结构预测模型TopOMP-capsnet的三态预测准确率(Q3)达到87.7%,优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
    15  基于数值仿真的医学影像技术实验教学探索
    武杰
    2022(1):60.
    [摘要](3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该文提出基于数值仿真的医学影像技术实验教学模式,其中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全部用数学公式进行表达,再程 序化实现,即完全用数值仿真的方式来描述全部成像过程,并进行可视化和实时交互。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可实现清晰、精确、 科学定量的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自主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和设计,丰富了医学影像技术实验教学的交互性和自主性。
    16  基于VTK和MFC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研究与实现
    罗火灵 许永忠 陈世仲
    2010, 31(1).
    [摘要](3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17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估价值
    张银丽,张春霞
    2022(1):38.
    [摘要](3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1)和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糖尿病(D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择 DM 患者 59 例为观察组,健康者 48 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RT-3DE 参数、2D-STI 参数。结果 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 速度(mitral,E;mitral,A),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TRPV)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 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均高于对照组,主动射血分数(LAAEF)、总射血分数(LATEF)、 被动射血分数(LAPEF)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肌应变率(SR)、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s)、 左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e)、心房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a)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D-STI 可 更为准确地发现左心房通道、储器及助力泵功能的改变,3D-STI 能够准确地追踪左心房心内膜在三维空间上的运动和形变。
    18  精神分裂症组蛋白修饰与神经递质系统关系的多组学研究
    闻祎韡 宋炜宸
    2022(4):219-222.
    [摘要](29) [HTML](0) [PDF 1.15 M](82)
    摘要:
    ①目的:探索组蛋白修饰通过神经递质系统影响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的途径;②方法:利用WGCNA工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表达谱建立了的组蛋白-神经递质间的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患者和健康对照是否在组蛋白-神经递质的关联关系上存在差异。③患者大脑中组蛋白-神经递质系统相关性显著降低;通过辨别网络中疾病差异表达和新发突变的核心组蛋白修饰基因的分布,我们发现了CALM2、PRKAR1A、CAPZA2、BSN、GRIN1、LRFN3六个候选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遗传风险的关键基因。
    19  磁共振波谱分析联合荧光素钠导航手术在幕上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窦志金,袁波,赵敏华,程栋梁
    2022(1):29.
    [摘要](2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探究磁共振波谱分析 (MRS) 联合荧光素钠 (FL) 导航手术在幕上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 选 94 例幕上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显微外科手术)和观察组(行 MRS+FL 导航手术),每组 47 例,对比治 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肿瘤全切率为95.74%较对照组的72.34%高,KPS评分表明、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结论 MRS+FL 导航手术疗效确切,可优化生存质量,延长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
    20  盆腔肿瘤放化疗与骨髓抑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汤婷 肖泽民 田伟 黄大元 杜阳峰
    2022(4):238-245.
    [摘要](29) [HTML](0) [PDF 458.30 K](79)
    摘要:
    骨髓抑制风险识别是肿瘤放化疗治疗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放疗技术、放疗剂量学参数和化疗方案等方面对国内外肿瘤放化疗与骨髓抑制相关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构建我国骨髓抑制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以便早期识别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治疗。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