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人工智能辅助胸部低剂量 CT 在肺部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准确率研究

      2024(2):105-110.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01 CSTR:

      摘要 (256) HTML (0) PDF 1.20 M (113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辅助胸部低剂量 CT 在肺部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7 月在新乡同盟医院行胸部低剂量 CT 检查患者 83 例,根据阅片方式不同分为人工阅片组和人工智能辅助阅片组,观察两组肺部结节的诊断结果。结果? 人工智能辅助阅片诊断肺部结节的阳性率为 86.75%,高于人工阅片的阳性率 6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 =6.549,P=0.013);Kappa 检验两种阅片方式的一致性较弱(Kappa 值 = 0.196),P > 0.05;人工智能辅助阅片对3~7mm直径肺部结节的检出率为93.44%,明显高于人工阅片的检出率8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阅片方式对 0~3mm、7~20mm 直径肺部结节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 ROC 曲线,结果显示,人工阅片、人工智能辅助阅片诊断恶性肺部结节的 AUC 分别为 0.742(95%CI:0.514,0.921)、0.830(95%CI:0.701,1.00),且两种阅片方式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人工智能辅助胸部低剂量 CT 能提高肺部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并能提高 3~7mm 直径肺部结节的检出率,但与人工阅片对肺部结节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基本一致。

    • 基于 ERP 信号的目标检测研究综述

      2024(2):111-122.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02 CSTR:

      摘要 (247) HTML (0) PDF 1.74 M (11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标检测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课题。传统的计算机视觉方法存在复杂度高、泛化能力差、模型对 象可迁移性差等缺点,而人脑在目标检测方面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仅需要很少的训练样本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检 测效果。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的脑机接口( 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全新的提 升目标检测性能的方法,它能够将脑内信息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在此基础上,Gerson 提出了一种以脑电信号为基础的快速 串行视觉呈现(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RSVP)范式,包括显示方式、有效视觉范围、目标复杂度、刺激频率和持 续时长等。该文还对 ERP 信号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及分类等方法进行了综述, 并对该领域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 基于脑电特征的船员抑制功能变化研究

      2024(2):123-130.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03 CSTR:

      摘要 (265) HTML (0) PDF 1.38 M (11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下对船员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采集受试者完成情绪 Stroop色词测验时的行为学数据和脑电数据。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比较航行时间长组船员和航行时间短组船员在受到正性、 中性、负性情绪诱发后的 Stroop 效应量和准确率,以及脑电信号功率谱密度。结果和结论 在行为指标上,刺激类型主 效应显著(F(1,42)= 3.331,p=0.041 ),中性刺激下两组的准确率高于正性、负性刺激;在脑电指标上,两组之间在 delta 、 beta 频段呈现出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诱发下的功率值显著差异;在正性、负性与中性情绪刺激的诱发下, delta 、theta 和 beta 频段呈现出功率值显著差异。长期在密闭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船员尚未出现显著的行为学抑制功能衰退,但脑电功率 出现了区域性的改变,差异主要集中在航行时间长的船员中(77.7% )。文章的创新之处 将情绪 Stroop 范式与功率谱密 度相结合来探究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下船员的抑制功能变化。

    • 提高创新医疗器械研发质量有效途径的探索

      2024(2):131-135.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04 CSTR:

      摘要 (127) HTML (0) PDF 1022.70 K (11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医疗器械上市,临床疗效已经成为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中人们关注的焦点。 医疗器械的临床疗效主要是由其研发质量决定的,切实提高医疗器械研发质量已经成为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该 文围绕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过程,结合《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指南》和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要求,提出制造商 要将法规要求融入研发技术路线制定、设计验证和临床评价等环节,以提高创新医疗器械研发质量。

    • 脊椎骨内神经鞘瘤的 CT、MRI 表现 (附 11 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24(2):136-141.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05 CSTR:

      摘要 (195) HTML (0) PDF 1.07 M (11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脊椎骨内神经鞘瘤(Intraosseous Schwannoma,IOS)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以与其他脊椎溶骨性病 变区别开。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 IOS 的临床资料及 CT 、MRI 等 影像学资料。该文收集了 11 例脊椎 IOS 患者,其中男性 7 例,女性 4 例,年龄 23 ~ 74 岁[平均年龄(51 ± 17)岁] 。所 有患者均行 CT 和 MRI 检查。由两名高年资骨关节系统放射科医师对所有影像学征象进行评估,并复习了近几年来文献报 告的脊椎 IOS 影像学征象。结果 病变累及部位包括颈椎 3 例(3/11, 27.3%),胸椎 1 例( 1/11, 9.1%),腰椎 5 例(5/11, 45.5%),腰骶椎 2 例(2/11, 18.2%),最大径(5.8±2.85)cm,形态均为不规则形。CT 显示偏心性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 密度不均匀,平扫 CT 值为(43.0 ± 11.55 )HU 。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CT 值为(70.3 ± 12.22 )HU,病灶边界清晰,有硬 化缘,未见骨膜反应,病灶易沿着椎间孔向椎管内外延伸。在 MRI 上,与肌肉组织相比,病灶在 T1WI 上呈等稍低信号, 在 T2WI 上呈混杂稍高信号,压脂后呈混杂高信号,DWI 未见弥散受限,ADC 值为(1.25±0.176)× 10-3mm2/s,增强后不 均匀明显强化,时间 - 信号强度曲线为 I 型,7 例患者病灶内发生囊性变。结论 脊椎 IOS 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影像学 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鉴别诊断边界清晰的具有异质性的脊椎溶骨性病变时应予以考虑。

    • 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对老年超重行首次胃镜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及低氧血症发生率的影响

      2024(2):142-148.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06 CSTR:

      摘要 (231) HTML (0) PDF 1.04 M (108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超重行首次胃镜检查患者接受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干预对其生命体征及低氧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依据干预方法不同,将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郑州市中医院的 98 例老年超重行首次胃镜检查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检查前,49 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鼻导管吸氧,49 例观察组患者行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均干预到检查完毕,对比两组患者在检查期间的生命体征、苏醒时间、检查时间、低氧血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插入胃镜后、苏醒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观察组一次胃镜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检查和离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检查期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SpO2)较对照组高,低氧血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 0.05),两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首次行胃镜检查的老年超重患者接受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可有效维持镜检期间生命体征的稳定,缩短镜检及离院时间,提高一次检查的成功率,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且较安全。

    • 慢阻肺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与肺部感染炎症指标的关系

      2024(2):149-155.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07 CSTR:

      摘要 (227) HTML (0) PDF 1.05 M (113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与肺部感染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4 月平顶山河舞总医院检验科收治的 189 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根据是否存在呼吸道微生物定植分组,将患者分为定植组和非定植组,比较各组血清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 -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通过 Spearman 分析慢阻肺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与肺部感染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在 189 例患者中,肺部感染者占 62.96%(119/189),检出病原菌 233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53%(169/233),革兰阳性菌占 17.59%(41/233),真菌占 9.87%(23/233);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占 29.10%(55/189)。感染组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发生率、PCT、hs-CRP、IL-8 及 TNF-α 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定植组 PCT、hs-CRP、IL-8 及 TNF-α 水平均高于非定植(P<0.05)。慢阻肺患者肺部感染与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PCT、hs-CRP、IL-8 及 TNF-α 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阻肺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与肺部感染关系密切,其可能通过加重炎症反应而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

    • 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4(2):156-161.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08 CSTR:

      摘要 (223) HTML (0) PDF 1.05 M (109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 D- 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变化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周口市中医院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12 月接收的 92 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均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4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 D-D、Fib、APTT 水平,术后 3 个月内以电话形式随访记录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情况,并分析 D-D、Fib、APTT 与 CHD 患者 PCI 术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 APTT 水平低于对照组,D-D、Fib 水平高于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 D-D、Fib 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而 APTT 水平较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低(P<0.05)。经过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 D-D、Fib、APTT 的水平升高是导致 CHD 患者 PCI 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风险因素(P<0.05)。结论? D-D、Fib、APTT 指标参与患者病变过程,可有效预测 CHD 患者 PCI 术后是否会发生心血管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 RT-F2000 在妇科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诊断与应用

      2024(2):162-168.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09 CSTR:

      摘要 (244) HTML (0) PDF 1.29 M (10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在妇科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测诊断中使用 RT-F2000(全自动阴道分泌物检测仪)。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天柱县人民医院就诊并开展妇科检查的 120 例受检者临床资料,样本选取时段为 2023 年 1—11 月。全部受检者入院后采集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及尿道标本,共 120 份样本,使用 RT-F2000 与微生物培养法分别进行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以微生物培养法为“金标准”,评价 RT-F2000 检测诊断效能。结果? (1)根据120 例分泌物标本检测结果可知,使用微生物培养法共检出阳性标本 83 例,阳性率 69.16%;支原体、霉菌、线索细胞、滴虫分别检出 34 例(40.96%)、25 例(30.12%)、14 例(16.87%)、10 例(12.05%)。使用 RT-F2000 共检出阳性标本 85例,阳性率 70.83%;支原体、霉菌、线索细胞、滴虫分别检出 35 例(41.17%)、25 例(29.41%)、15 例(17.64%)、10例(11.76%)。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的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使用微生物培养法检出的 83 例阳性标本中,单纯病原体感染、混合病原体感染分别为 70 例、13 例,构成比分别为 84.34%、15.66%。使用 RT-F2000 检出的 85例阳性标本中,单纯病原体感染、混合病原体感染分别为 72 例、13 例,构成比分别为 84.71%、15.29%。(3)与微生物培养法相比,RT-F2000 检测支原体符合率为 99.17%,检测霉菌符合率为 100.00%,检测线索细胞符合率为 99.17%,检测滴虫符合率为 100.00%。(4)RT-F2000 检测支原体 Kappa 值为 0.961,检测霉菌 Kappa 值为 0.938,检测线索细胞 Kappa 值为 0.952,检测滴虫 Kappa 值为 0.974,与微生物培养法有良好的一致性(P > 0.05)。结论? 将 RT-F2000 应用于妇科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测,可对患者生殖道病原体实现快速、精准的诊断,体现出了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2024(2):169-177.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10 CSTR:

      摘要 (165) HTML (0) PDF 1.28 M (110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知网、万 方、维普、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和 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及 ClinicalTrials.gov 网站,收集有关度普利尤单 抗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之日起到 2022 年 6 月。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筛选、数 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 RevMan 5.4 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共纳入 13 项研究,4270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 示,治疗组的 IGA 反应率为[RR=3.64 ,95%CI(3.18,4.17 ),P<0.00001 ],EASI-50 反应率为[RR=2.49 ,95%CI(2.30, 2.70 ),P<0.00001 ],EASI 评分为[MD =-28.51 ,95% CI(-31.86 ,-25.16 ),P<0.00001 ],NRS 评分为[MD =-4.92 , 95% CI (-5.49 ,-4.36 ),P<0.00001 ],SCORAD 评分为[MD= -30.81 ,95%CI(-31.01 ,-30.61 ),P<0.00001 ],均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 两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RR=0.98,95%CI(0.94 ,1.02 ), P=0.38 ]; 治疗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RR=0.47,95%CI(0.33,0.67 ),P<0.0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瘙痒及睡眠情况, 安全性较高。

    • “放射测量与防护”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2024(2):178-184.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11 CSTR:

      摘要 (233) HTML (0) PDF 1.15 M (10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主要趋势。该文主要对“放射测量与防护”课程进行线下授课 与线上同步讨论和考核,通过课前准备、课中授课和课后复习几方面说明混合式教学相互依靠、相辅相成的过程。线上课程 中增设课前预习任务、课中知识点讨论任务、课后作业、在线答疑辅导及考勤率统计等内容,并实时生成每名学生的学习分 析表,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线上评价、线下评价和最后的期末考核,重点评价学生的各个学习过程,从 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近几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教学成效显著提高。

    •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以“有源医疗设备与检测评价”课程为例

      2024(2):185-190.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12 CSTR:

      摘要 (252) HTML (0) PDF 1.13 M (106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工科”建设背景对工科课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凸显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结合“新工 科”建设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课程的特征,该文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的 “3+5+N”模式: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和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的原则,树立融合新兴技术、 融入发展格局、融通多方资源、融聚各方力量和融汇使命责任的理念,将 N 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 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有源医疗设备与检测评价”运用“3+5+N ”模式开展教学实践,实现了该课程肩负的价值塑造、知识 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对“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