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凡 , 凌芝 , 蒋子昂 , 邹第洋 , 蔡宗远 , 戴尅戎
2023(1):1-26.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3. 01. 001
摘要:运动力学作为生物力学重要的分支和前沿方向,近年来在运动数据获取、力学参数测量及人体动力学模型建立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并对运动损伤预防及康复医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体内力环境是运动、负荷、生物学和形态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准确测量和估计人体内力环境是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重点和难点,而个性化的数据获取和模型建立也是获得物理与生理上有效的组织生物力学预测的关键。该文回顾了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研究与发展,为运动力学分析方法提供系统与全面的工作框架,并展望学科未来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2023(1):27-33.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3. 01. 002
摘要:目的 依据ISO 14242进行髋关节假体体外磨损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髋关节假体在设备上的固定、定位及润滑剂的浓度测定、抑制润滑剂长菌的抑菌剂选择等难点问题。方法 利用AMTI髋关节磨损试验机,使用不同规格和材料的髋关节假体及不同的小牛血清抑菌剂,开展多组磨损试验。结果和结论 在髋臼杯固定方面,需要对其外表面进行光滑处理;在假体定位方面,设计一种能够满足ISO 14242规定的适用于AMTI髋关节磨损试验机的定位工装;在润滑剂浓度测定方面,推荐使用紫外吸收法或考马斯亮蓝法;在抑菌剂方面,ProClin 300可作为替代品,对假体进行磨损量的测试。创新之处 体外磨损试验周期长,过程复杂,操作过程中难点多,对试验操作要求精准严格。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产品应用方面,没有针对测试操作方法的详细研究,该研究可以为髋关节假体体外磨损试验操作人员提供参考。
2023(1):34-41.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3. 01. 003
摘要:衰老的过程中伴随着DNA甲基化的变化,DNA甲基化成为重要的衰老生物标志物之一。近年来,人们对衰老领域的研究越发火热,年龄预测有助于研究生物衰老问题,但预测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往的研究大多基于线性回归模型,使用DNA甲基化数据中与年龄高度相关的CpG位点作为特征进行年龄预测。相比机器学习模型,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对多特征任务包容性更强,能够选取更多的CpG位点作为特征。在Illumina 27K和Illumina 450K阵列的甲基化数据中,选择共同的21 368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数据作为输入,使用多层感知机建立泛组织年龄预测方法MLPAge对年龄进行预测,将MLPAge与泛组织年龄预测方法行业中的标准Horvath 353 CpG时钟进行了比较。在来自8项研究的2 310个样本的独立验证集中,其绝对中位数误差(MAD)为3.77年。研究发现,多层感知机能够更好地提取与年龄相关的特征,在年龄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为该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案。
2023(1):42-49.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3. 01. 004
摘要:外泌体是细胞之间及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信号交流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对外泌体的研究呈现显著增长的态势。在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中,为保证细胞正常的生理状态,血清是培养液中必须添加的成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血清中含有大量外泌体,其数量数倍于研究中需要进行针对性研究的特定外泌体,从而对特定外泌体的定量和分析造成了干扰。为了去除培养液血清中的外泌体,很多研究者采用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等进行处理。该研究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对外泌体定量后发现,加入2%血清的培养液在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后,外泌体数量减少了30.6%;而加入5%的血清培养液,外泌体数量下降了32.4%。由此可见,差速离心处理对不同浓度血清的培养液结果类似,只能去除约30%的血清外泌体,留下约70%的血清外泌体,仍然会对实验数据造成干扰。因此,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系统中,该研究探索了一种新型血清替代培养法,即以无生物成分的血清替代物XerumFree替代培养液中的大部分血清,经过对一系列配比进行探索发现,当XerumFree与胎牛血清FBS体积比为15:1时,细胞既可以正常生长,又可以分泌外泌体,而背景中外泌体干扰程度降低到2%,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外源性外泌体形成的背景干扰问题,为体外研究外泌体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方案。
2023(1):50-57.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3. 01. 005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组织病理、临床特征及CRTC1/3-MAML2融合基因的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9—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7例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并对其临床信息、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及CRTC1/3-MAML2融合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51.3±17.3岁。男女人数比例相仿。瘤体大小为3~97mm(平均值为27.4±22.6mm)。左右肺发病比例相仿。低级别黏液表皮样癌14例(82.4%),高级别黏液表皮样癌3例(17.6%)。免疫组化中,CK7和CK5/6表达率均为100%。MAML2基因重排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瘤体直径、部位及病理分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RTC1/3-MAML2融合基因重排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发生率高,因此MAML2基因重排可以成为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分子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2023(1):58-64.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3. 01. 006
摘要:药物涂层球囊是使抑制增生的药物包裹在球囊外表面从而向病变部位转移药物的医疗器械,目前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血管原位狭窄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等,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扩张时间在药物涂层球囊的临床使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文定量分析药物涂层球囊在植入后扩张时间与血管吸收药物量的关系,为药物球囊的研发和临床使用提供指导。将药物球囊用于离体动物血管试验,测量不同的扩张时间下血管中的药物含量,分析血管吸收药物量与球囊扩张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球囊扩张时间在120s以内,血管对药物的吸收量随着扩张时间的增加而几乎呈线性增加。120s后,血管对药物的吸收量基本维持在15%左右,不再有明显增加。因此,血管对药物吸收量与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时间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不同的药物涂层球囊应该通过离体实验确定其在治疗血管狭窄时的最优扩张时间,从而可以使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2023(1):65-72.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3. 01. 007
摘要:在生理学上,将体温分为体表温度和核心温度。核心温度的稳定是人体内部细胞、器官及诸多生理反应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该文介绍了热流法中的零热流法、单通道热流法、双通道热流法和双传感器测量模型在核心温度测量中的应用;从原理、传感器结构、优缺点等方面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归纳了国内外基于热流法的不同模型在尺寸、材料、传感器型号和测量精度等方面的数据;同时对核心温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